入冬了,原本就体寒的宝子可能更多地感受到了手脚冰凉的困扰。中医认为,手脚冰凉和阳气不足、气血不畅有关,在入冬之初,通过合理的饮食来补足阳气,可以缓解手脚冰凉的情况,让大家温暖过冬。人体阳气下降潜藏,羊肉作为“冬令补虚佳品”,可以为我们带来滋补和防寒的双重作用。在中医理论中,羊肉被归为“温补”食材,具有很好的温中补虚、养血暖胃的功效。《本草纲目》中就有提到:“羊肉能补虚劳,益气力,壮阳道,开胃健力”羊肉性温,味甘,归脾、肾经,对于体质虚寒、手脚冰凉、腰膝酸软等症状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
如何挑选新鲜的羊肉!
1.新鲜的羊肉肉色鲜红而均匀,有光泽,肉质细而紧密,有弹性,外表略干,不黏手,气味新鲜,无其他异味。
2.不新鲜的羊肉肉色深暗,脂肪呈黄绿色,外表黏手,肉质松弛无弹性,略有酸味。
这样搭配更健脾胃!
1.萝卜炖羊肉
材料: 羊肉100克,白萝卜200克。调料葱段、姜片、花椒、盐、香油各适量。
做法:羊肉和白萝卜分别洗净,切块,砂锅加适量水,将羊肉块、白萝卜块、葱段、姜片、花椒放入,煮开后改小火炖至肉烂,加盐和香油调味即可。
功效:驱寒,暖胃,助消化。
2.羊排炖山药
材料:山药一根,羊肉400g,姜片3片,胡萝卜,枸杞适量
做法: 羊肉洗净切块,山药洗净削皮切块,姜切成片备用;锅中依次放入羊肉、山药、姜片、胡萝卜,再加入没过食材的水;大火煮沸,转小火慢炖至羊肉熟,可以加几粒枸杞,继续炖羊肉至软烂,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精血、治虚劳。
3.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当归30g,生姜60g,羊肉500g
做法:将当归、生姜洗净,切片;羊肉剔去筋膜,置沸水锅中稍烫,盛出晾凉,切块,然后将羊肉条块及生姜、当归放入洗净的砂锅中,加入清水适量,用武火煮沸,除去浮沫,改用文火炖至熟烂,饮汤并食羊肉。
功效:补血调经,散寒止痛。
羊肉搭配的禁忌!
禁忌一:茶
茶水是羊肉的“克星”,因为羊肉中富含蛋白质,而茶叶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吃羊肉时喝茶,会产生鞣酸蛋白质,使肠道蠕动减弱,大便水分减少,进而诱发便秘。
禁忌二:南瓜
南瓜味甘气温,易令人气胀,与羊肉都是温热性食物,搭配在一起食用,容易上火。
禁忌三:醋
有人吃羊肉时用醋去膻,但是醋性收敛,不利于体内阳气生发,会使羊肉的温补作用大打折扣。
羊肉虽好,但也非多多益善、人人皆宜,以下人群,尽量少吃羊肉!
1.阴虚火旺者
正常情况下,人体阴阳相互依存,维 持着动态平衡,阴虚则势必使阳气相对亢盛,此类人群容易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眼睛红肿、五心烦热等阴虚火旺的症状,从中医食疗的角度上来讲羊肉性味甘、热,这类人吃羊肉,会导致热上浇油而引起上述症状的加重。
2.肝病患者
早期肝炎患者可以适量吃一些羊肉,这个阶段患者需正常补充维生素,蛋白质等,但需注意烹饪方式要清淡、易消化。而对于重度肝炎或急性发作期的患者,由于肝脏解毒、代谢功能严重受损,此时吃羊肉可能加剧肝脏负荷,不利于病情控制,甚至可能导致症状进步恶化。
3.儿童
儿童的体质较为娇嫩,容易出现燥热的情况。冬季不宜过量食用羊肉,以免引起体内火热症状,如口舌生疮等。若需要尝尝鲜,适量即可,切忌过量。
4.孕妇
孕妇在冬季可以适量食用羊肉,但不宜过多,羊肉性温,孕妇应该“产前忌热,产后忌寒”,以免助热伤阴,引起不适。建议在食用时控制摄入量,保持适量即可。(文/赵异萍 审核/林青)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