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不少朋友都纷纷“中招”,被流感折腾得苦不堪言。朋友圈里,抱怨头痛、发热、浑身乏力的动态层出不穷。没错,每年冬季,流感都会强势来袭,成为影响我们健康的一大“劲敌”。那流感究竟是什么?又该如何防范呢?接下来,让我们一探究竟。
【流感症状大揭秘】
定义: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天,在秋冬尤为常见。
主要症状: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
易感人群:流感易感人群包括婴幼儿、孕妇、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患者。
传播途径:通过呼吸道传播,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接触传播。
【预防流感小能手上线】
1.疫苗护体:流感疫苗绝对是预防的“王牌”。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株不同,所以要及时接种当季疫苗,为身体披上一层坚固的“铠甲”,一般来说,老人、儿童、孕妇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更要优先接种哦。
2. 洗手不停歇: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用肥皂和流动水,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仔仔细细地清洗双手,特别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或者咳嗽、打喷嚏之后,别给病毒可乘之机。
3.通风换气:让室内空气“动起来”,每天定时开窗通风,至少2-3次,每次通风30分钟左右,新鲜的空气能把病毒“赶跑”。
4.营养加持:饮食上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等,还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像瘦肉、豆类等,给免疫系统“加加油”。
5.运动不停步:适当的运动必不可少,每周进行3-4次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每次30分钟以上,增强体质,让身体有足够的力量对抗病毒。
【不幸中招怎么办?】
1.治疗时机: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开始,最好在发病后的48小时内使用。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并有可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常用药物
奥司他韦:可以抑制流感病毒表面的神经氨酸酶,阻止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从而减少病毒在体内的传播。对于成人和儿童(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剂量要求)的流感治疗和预防都有较好的效果。
玛巴洛沙韦:可以抑制流感病毒的帽状结构依赖性核酸内切酶,从源头上抑制病毒的复制。通常只需要服用一次,使用便利。但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5岁以下的儿童,应避免使用。
3.对症治疗:
1.休息与隔离:患者感染流感后身体较为虚弱,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流感具有传染性,为了避免病毒传播给他人,最好进行自我隔离,使用单独的餐具,加强通风,直到症状减轻。
2.补充营养和水分: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和增强免疫力至关重要。充足的水分摄入也很关键,因为发热、咳嗽等流感症状可能导致身体水分丢失增加。
3.发热处理:如果患者体温<38.5℃,一般可以先采取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降低体温。当体温超过 38.5℃时,可考虑使用解热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儿童及特殊疾病人群使用这些药物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剂量服用,避免同时使用多种含有相同成分的药物。
4.缓解咳嗽和咳痰:干咳无痰的患者,可以使用右美沙芬等止咳药物。如果患者有咳嗽伴有咳痰的情况,不建议单纯使用止咳药,以免痰液无法排出而加重感染。此时可以使用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祛痰药物,帮助稀释痰液,使其更容易咳出,咳嗽时可以采用按摩的方法,常用的穴位有列缺穴、合谷穴、天突穴、尺泽穴、大椎穴等,通常按揉三到五分钟,每天一到两次,这些穴位可以缓解咳嗽症状。
5.对症药膳:
①咽痛、咽干、口干——马蹄甘蔗饮
功能:生津润燥
配方:马蹄5个,甘蔗250克,白萝卜300克,生姜3片
方法:马蹄、甘蔗、胡萝卜切块加生姜和适量水煎煮30分钟,温饮。
②风寒头痛,症见头痛连及项背,恶风寒,常伴咳嗽喷嚏——粳米粥
功能:辛温解表、祛风散寒
配方:粳米50~100克,葱白10克,淡豆鼓10克,生姜3~5片
方法:用粳米煮粥,粥熟下葱白、淡豆鼓、生姜,煮沸即成,趁热服用。
③鼻塞流涕、目痛畏光——白芷葱芪饮
功能:祛风散寒,固表通窍
配方:白芷5克,黄芪10~15克,葱白4节,生姜3~5片
方法:上述原料放入锅中,放入适量清水,煎煮约30分钟即可
适用于:受风受寒而出现的鼻塞流涕等不适
④目痛、畏光、干涩不适——枸杞菊花茶
功能:养肝明目
配方:枸杞10克,菊花5克
方法:开水浸泡、代茶饮
如果感染了流感,也不要慌张。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一般来说,发病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最佳,可以有效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同时,要注意休息,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缓解呼吸道不适。
冬季流感高发期,只要我们做好预防措施,就能大大降低感染的风险。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健康的身体迎接美好的冬天!(文/戎丽静 审核/林青)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