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管理 > 健康科普

天籁之音,声声不息

发布时间:2025-04-16
浏览量:
字号: 字号 字号增大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2025416日是第23世界嗓音日,该节日旨在提醒人们关注嗓音健康、积极防治嗓音疾病。嗓音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而声带作为发声的核心器官,一旦受损则会出现声音嘶哑,严重者会影响生活甚至心理健康。无论是职业用嗓者(如教师、歌手、主播),还是普通人群,科学养护能显著降低声音嘶哑风险。下面从常见病因、发声技巧、饮食管理、环境适应及中西医特色方法展开,提供实用护嗓策略。

image.png 

 

01声音嘶哑的常见病因 

1.过度用嗓:长时间高声说话、喊叫或歌唱会导致声带疲劳、充血甚至损伤,引发急性喉炎或声带小结。  

2.炎症与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如感冒、流感、喉炎)可引起声带黏膜充血水肿,影响振动功能。 

3.声带病变:声带息肉、小结、任克氏水肿等良性增生,以及喉部肿瘤(如喉癌)均会导致声带闭合不全。  

4.胃食管反流:胃酸反流至咽喉部,刺激黏膜引发慢性炎症(反流性咽喉炎)。  

5.神经损伤或麻痹:病毒感染、手术或外伤可能导致喉返神经损伤,造成声带运动障碍。 

image.png 

02科学发声:减少声带过劳损伤

腹式呼吸法:用腹部肌肉推动膈肌,减少喉部压力。练习时可平躺,手放腹部感受呼吸起伏。避免硬起声:说话前不要用力清嗓或突然高声,用轻柔的气泡音(类似打哈欠时的喉部震动)预热声带。控制语速与音量:长时间讲话时每20分钟休息12分钟,用麦克风辅助扩音。 


03饮食调理:从入手保护黏膜

1. 西医建议:避免刺激与补充营养  

忌口清单:辛辣食物(辣椒、芥末)引发黏膜充血。碳酸饮料、酒精导致黏膜脱水干燥。油炸食品加重胃酸反流风险。  

护嗓营养素:维生素C(柑橘、猕猴桃)抗炎修复。 

image.png 

2. 中医食疗:润肺生津,滋阴降火  

经典润喉方:  

雪梨川贝盅:雪梨挖核填入川贝3g、冰糖,蒸煮30分钟缓解干咳声哑。  

罗汉果菊花茶:罗汉果1/4+菊花5朵,沸水冲泡清热利咽。 

 日常小食:  

蜂蜜含服(抗菌润喉);银耳羹(滋阴润燥);无花果干(缓解咽喉肿痛)。

 

04生活习惯:细节决定嗓子健康

1. 防胃酸反流:夜间护嗓关键  

睡前3小时禁食,枕头抬高15°- 20°,避免胃酸刺激咽喉。  

少食巧克力、薄荷、咖啡等松弛食管括约肌的食物。  

2. 戒烟与控酒  

吸烟直接损伤声带黏膜,增加喉癌风险;酒精导致黏膜脱水,加重声音粗糙。  

3. 避免过度清嗓  

频繁吭吭清嗓会摩擦损伤声带,建议小口吞咽温水或做轻柔吞咽动作替代。 

05环境管理:打造喉部友好空间

1. 湿度控制  

室内湿度低于40%时,声带黏膜易干燥。使用加湿器,或放置一盆清水。 

2. 远离污染与过敏原  

雾霾天外出戴N95口罩,减少粉尘、冷空气直接刺激;过敏体质者避免接触花粉、尘螨,定期清洗空调滤网。

06中西医特色养护技巧

1. 西医应急处理  

用嗓过度后:含服低浓度盐水(1/4茶匙盐+温水)减轻肿胀,避免含薄荷的润喉糖(可能加重干燥)。  

2. 中医外治法  

1)穴位按摩:  

 ①廉泉穴(下巴尖端向上1寸):拇指按压2分钟缓解咽喉肿痛。  

列缺穴(手腕内侧,桡骨茎突上方):按揉3分钟改善声音嘶哑。 

中药代茶饮:  

麦冬5g+玄参5g+桔梗3g→ 沸水冲泡代茶饮。 

 

07护嗓误区纠正

误区1润喉糖可长期使用”→ 多数含薄荷或冰片,短期缓解但长期破坏黏膜屏障。

误区2嗓子哑了要小声耳语”→ 耳语时声带紧张度更高,反而加重负担,应改用柔和的中低音说话。 

 

08何时需就医?

若声音嘶哑持续 超过2周,或伴随 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咳血 等症状,需立即排查喉癌、声带麻痹等严重疾病。对于慢性喉炎或声带小结,中西医结合治疗(如药物+针灸)可显著提升疗效。

 

09总结:护嗓需标本兼治

1.短期应急:避免刺激性因素,及时补充水分。

2.长期养护:调整发声习惯,结合饮食与环境管理,配合中医调理增强咽喉抵抗力。  

3.高危人群(教师、客服等)建议每半年做一次喉镜检查,早发现声带病变。  

声音嘶哑不仅是健康警示,更是生活质量的晴雨表。通过科学护嗓、中西医协同干预,可有效维护嗓音健康。若症状持续,请务必遵循专业医师指导,避免延误治疗。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链接:https://www.shsgah-hospital.cn/portal/channel_1071/ch_1


  • 关注公众号

版权所有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   皖ICP备202405648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