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0jqFcJ7hGKSrHStw3BNdnA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为太仓,水谷气血之海。脾胃功能良好,则气血旺,体格壮。脾胃虚弱,则百病从生。
中医认为,人们生活中的饮食不节、过食肥腻、忧思过度、偏食偏嗜、饥饱失常等都可能伤及脾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膳食结构、社会压力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也因此,消化系统疾病困扰着很多当代人。近年来,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利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方面取得显著疗效,为患者带来福音。
本期【医者探科室】栏目组一行就来到了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一探究竟。听说这里使用中西医结合、并重的方式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做到了西医有技术,中医有特色,很多患者赞不绝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吧~
01这个“脾胃病科”厉害了
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以中医中药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消化系统疾病,是“安徽省长三角名中医工作室”建设科室,多次荣获医院“年度先进集体”、“年度优秀护理单元”、“护理优胜病区”等称号。设有病区、消化内镜中心、中医综合治疗室、及幽门螺杆菌检测室,专家门诊、普通门诊等。
安徽省长三角名中医工作室田耀洲工作室
2021年12月17日上午,“安徽省长三角名中医工作室▪田耀洲工作室”签约及揭牌仪式在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隆重举办,这标志着安徽省内首个在省属公立医院设立的此类工作室正式落户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田耀洲,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主任、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曾获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江苏省首届中医药领军人才……
工作室建立后,田耀洲教授及其所带领的团队成员定期来到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坐诊、查房、指导内镜下治疗,并开展学术讲座及疑难病例会诊,不断助力脾胃病科特色专科建设,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感受到一流专家同质化的医疗服务,同时大大提升了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的医疗水平。
科室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病科相关疾病。多年来,在科室带头人的带领下,以病人为中心、以科研为龙头、以教学为两翼、以技术求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脾胃病科都看哪些病?
胃、肠息肉、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贲门黏膜撕裂等上消化道疾病;
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黏膜炎、下消化道出血、慢性腹泻、便秘等肠道疾病;
急慢性胰腺炎、急慢性胆囊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炎、肝硬化、肝内胆汁淤积症等疾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泻等功能性胃肠病。
科室目前已开展穴位贴敷、艾条灸、脐疗、中药灌肠、督灸、任脉灸、中药热奄包、胃肠动力仪、中药足浴、中药药枕、针灸、耳穴压丸、皮内针等中医特色治疗,疗效显著。
科室内,很多的小细节都体现出这个医护团队的用心与贴心。专门为患者制作的脾胃疾病科普视频、养胃茶饮……小细节,大温暖。
二、 中医特色治疗效果佳、疗效好
脾胃病科采用中医与西医相融合、局部与整体相联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并突出中医的特色技术治疗在临床上的发挥。
包括艾条灸、用中药热奄包治疗虚寒性胃脘痛、腹痛;中药穴位贴敷、注射、埋线治疗呕吐、泄泻、呃逆;耳穴埋豆治疗失眠、嗳气;针灸、推拿治疗便秘、腹胀、反酸;中药灌肠治疗泄泻、便血、久痢等。
01 中医特色治疗——穴位敷贴
穴位贴敷疗法是传统医学中一种颇具特色的自然疗法,它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其广泛应用于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其中在治疗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病方面应用广泛,科室针对不同的疾病,采用不同的药物组成,贴敷不同的穴位,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与传统给药方式相比,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及肠胃灭活,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2 中医特色治疗——艾灸
艾灸有温阳之功,最合于养脾之需,通过艾灸的阳热之气来驱寒逐湿,对健脾和养脾的效果非常有用。
太白穴:艾灸太白可调节消化系统疾病,如泄泻,肠鸣,胃痛,胃痉挛,胃炎,消化不良,腹胀,便秘,肠炎等。
中脘穴:艾灸中脘有健脾化湿,和胃降逆,理气消滞,止痛的作用。
足三里:足三里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艾灸足三里有有理脾胃、调气血、主消化、补虚弱之功效。
阴陵泉: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之合穴,五行属水,有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的作用。
三阴交:艾灸三阴交有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健脾和胃,消谷化食,调经止痛,宁心安神的作用。
03 中医特色治疗——冬病夏治,中药膏方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膏方,是最古老的方剂剂型之一,首载于《黄帝内经》,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辩证论治为基础,运用中药滋补品或食品等依法熬制而成的膏方制剂。膏方兼具补益和治疗作用,久病体虚、慢性病患者、亚健康人群等在医生的指导下都可用。
因此,对于脾胃病科脾胃虚弱,脾胃虚寒等患者,医生制定对应的冬病夏治方案及膏方以起到健脾胃,调气血之功。
04 中医特色治疗——指导患者穴位保健,健脾养胃功锻炼
脾胃不好百病生,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的医生表示:脾胃不好可以按这几个穴位,每天按揉健脾养胃。
1. 内关穴
这个穴位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在按穴位之前要准确的找到穴的位置,如果能准确的找到穴位,自己就可以按摩。可以把手掌向上,然后另外一只手沿着目标手掌食指下方所对应的内关穴进行有规律的按摩。若在按摩过程中感受到酸痛,说明有效果,此法在平时的时间里可以进行反复多次使用,有一定的效果。
2. 足三里穴
这个穴位对改善脾胃不良有很大的帮助,通常在外膝盖下面三寸左右的位置,因此在医学领域称其为足三里穴。按摩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力度由轻到重,患者自己可以感受到变化,有酸胀的感觉即可。
3. 四缝穴
四缝穴,左右两手共八个穴位,位于第2-第5指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按摩这几个穴位是可以多用点力气,通常用大拇指分别向四缝穴发力即可。有一些厉害的中医,可以直接通过四缝穴放血来调理脾胃功能。
05 特色治疗——胃肠动力治疗仪
胃肠动力治疗仪是全新一代功能性胃肠疾病的综合治理方式,是模仿人体副交感神经发出电信号作用在肠胃等消化道,来精确控制人体的消化系统,使肠胃起搏点产生跟随效应,使紊乱的肠胃活动恢复正常节律,从而达到治疗各种功能性肠胃疾病的目的。
数字化合成音乐电起搏刺激信号,更能使治疗效果更佳、更持久,同时,避免耐受性的产生、抚慰病人情绪,可以同时起到胃肠起搏、穴位刺激、神经调节、免疫调节等疗效,长期使用对胃肠调控穴位的电刺激可改善胃肠功能,使患者脱离药物的依赖,是一种更健康的绿色疗法。
胃肠动力治疗仪
头部刮痧
耳穴压丸治疗
穴位敷贴、艾灸、胃肠动力治疗仪、刮痧、耳穴压丸治疗……这些中医特色治疗方式在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和肯定。
除此之外,据朱主任介绍,这里的食疗也非常有特色,对于不同的疾病配有不同的小方子,让患者“食”出好脾胃。同时医生积极指导患者进行规律的饮食、健康的生活,让患者进行穴位保健及适当运动锻炼,保持心情舒畅,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目前,对于一些病种,科室已经有了独特的中西医结合加食疗的治疗方式。
结肠息肉:肠息肉内镜下治疗+特色中药汤剂+饮食调控。
慢性萎缩性胃炎:协定方/院内制剂+食疗+健脾开胃茶。
幽门螺旋杆菌反复感染、耐药的防治:协定方+食疗。
功能性胃肠疾病(比如腹泻、便秘、腹痛、反酸等):协定方、中医特色治疗胃肠动力仪+穴位敷贴+头部刮痧+通腑膏。
急性胰腺炎:科室协定方+胰消散外敷。
肠易激综合征:科室协定方+任脉灸
在患者食用一两个星期后,医生会做后期随访,询问效果。
脾胃问题,现在成了一个普遍病。胃痛、腹胀、食欲不振、身体疲乏虚弱,这些情况影响了很多人的正常生活,让人们的生活品质降低,有这类疾病的人一定要及时就医,遵从医嘱,争取早日改善脾胃功能。
朱冉飞 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主任、
消化内镜中心负责人
【医者】 朱冉飞 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主任 消化内镜中心负责人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委会委员;
安徽省中医药学会消化内镜专委会常委;
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
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安徽内镜质控管理委员会委员;
安徽省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人
主治胃肠、肝胆胰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疑难危重疾病的处理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擅长消化内镜的诊断及镜下治疗,对食疗亦有较深入的研究
三、疑难杂症不好治 中西结合来帮忙!
除了擅长诊治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于一些疑难杂症脾胃病科也有自己独特且有效的治疗方式。
这是一位在脾胃病科首诊确诊为克罗恩病的年轻患者,20多岁就饱受这种疾病的困扰,让他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克罗恩病是一种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罕见疑难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案,需要长期维持治疗。
汪某入院后,积极配合治疗,医生在西医抗炎、促进肠黏膜修复、营养支持、纠正贫血等基础上,积极采用中医药治疗,中药汤剂温中补虚、化瘀止痛之剂口服,中药热奄包联合穴位敷贴温中健脾散结止痛,指导患者高蛋白、高糖、低脂、低渣饮食,并在饮食中加用药食同源之品,加强调和气血、健脾养胃之功。
目前,汪某的腹痛症状缓解明显,食欲较前明显改善,乏力也亦有缓解。
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疑难疾病,如何在治疗中发挥中医的特色与优势一直是朱主任及其团队的研究重点。
科室今后将围绕胃癌前病变、胃癌的中医药防治;功能性胃肠病的中医药防治;大肠息肉(围手术期)的中医药防治三个发展方向,以此带动和提升脾胃病科的迅速发展。
张爷爷因前列腺癌放疗导致放射性肠炎,反复出现鲜红色血便,每天5-6次,伴有腹胀,曾行灌肠、促进肠黏膜修复等治疗,但便血症状仍反复发作,每天次数多,导致不敢进食,营养状态极差,情绪低落,痛苦不堪。
放射性肠炎是指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时,由于正常肠道组织受到照射而引起的一类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便脓血,迁延不愈者可能出现肠梗阻,进一步引起肠穿孔、腹膜炎等。
进入脾胃病科治疗后,医生采取中西医并重之法,除了肠镜下喷洒药物促进肠粘膜修复,调节肠道内环境及营养支持治疗外,予以中药汤剂口服及中药灌肠,温清并用,通涩兼施,并配合针灸穴位。
望闻问切
内镜下中药喷洒治疗
目前,张爷爷腹胀明显缓解,大便次数一天1-2次,偶有少量血便。食欲及情绪均有好转,贫血程度减轻,中度贫血,营养状态有改善。
中医立足于整体观,辩证论治,中西医结合治疗标本同治、培根固元,可有效改善患者情况。
04消化内镜中心,一站式服务便民为民
科室设有消化内镜中心,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消化内镜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让患者“少跑路”。
谈起胃肠镜检查,不少人就会纷纷吐槽:预约难、奔波烦、取药来回跑、术前晕……现在有了“一站式”服务,这些统统都不是问题啦!为这个贴心的服务点赞~
医生在内镜中心当场解答内镜报告
当您来到这里的内镜中心候诊大厅,有资深医生坐诊,不用挂号就可以当场为您答疑解惑。患者在就诊、术前检查、预约、收费、取药、内镜检查、麻醉复苏等环节,实现全程无障碍连接,真正让患者少跑腿、少排队,就诊更便捷、更舒心。
患者在术前准备室做准备
科室消化内镜中心拥有高清电子胃镜、肠镜、高频电刀、氩气高频刀、麻醉监护仪等先进设备。目前能够开展的诊疗包括:普通胃肠镜及无痛胃肠镜检查,食管及胃肠异物取出术,消化道息肉切除术,内镜下药物、电凝、钛夹止血,食道术后及肿瘤引起的狭窄扩张和支架置入术,内镜空肠营养管置入,消化道早癌筛查,EMR、ESD术等。
无痛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EMR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
探访科室的下午,朱主任正为一患者行肠镜下微创手术,这是一位高龄患者,有脑梗塞病史,半身不遂,7年前肠镜检查结果就诊断结肠早癌,因麻醉风险大,故一直没有手术治疗。这次在脾胃病科普通肠镜下完成ESD术。普通肠镜下,患者肠道蠕动快,加上病人情绪紧张难配合,手术难度大。此次手术顺利,病变完整剥离,术后恢复良好。
吻合口狭窄内镜下扩张术
做完胃镜/肠镜后,患者可以在这里休息、复苏
此外,由于内镜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目前还无法做到一次性使用。因此,每根内镜都要经过严格的清洗消毒才可以用于患者的诊疗。
消毒室
候诊大厅、收费、预约登记、辅助检查导引明晰;诊疗区、消毒区标准规范、流程顺畅;术前准备室、复苏区舒适温馨……一流的环境、先进的设备、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为广大群众带来全新的就医体验。
“以前取药还得去门诊药房,到了药房拿药时还得取号排队,之后还得折返内镜中心,请教药要怎么吃,十分不方便。现在在内镜中心这边就可以享受到一站式服务,真的很便捷。”预约今天做胃镜检查的王女士开心地说。
据了解,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年诊疗患者7000多例,其中3-4级手术3000例左右,镜下微创治疗病种多,同时对有些疾病配合镜下中药靶点治疗见效快。
医者仁心
这里十年如一日为脾胃病患者治疗
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中西结合
西医有技术,中医有特色
让脾胃疾病治疗更有保障
分毫不差
这里有一批消化内科的“掌镜高手”
……
成立至今
脾胃病科精益求精提升技术
为脾胃疾病患者诊治
做人民群众的“健康守护者”
今天的探访到这就结束啦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