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下午,我院参加安徽省第六批 “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骨伤一科医生石磊圆满完成援藏任务凯旋而归。医院副院长杨永晖、医务部主任金海霞,院办副主任张军一行前往合肥新桥机场迎接。
机场到达大厅内,热烈欢迎援藏医疗队凯旋的条幅早早地在人群中举起,来自各家医院接机同仁们的期盼心情溢于言表。见到石磊同志,杨永晖立即上前迎接,送上鲜花,代表医院领导班子和全院职工送上深切的慰问。他仔细询问了石磊医生的身体情况,高度赞扬了他缺氧不缺精神、艰苦更能吃苦的援藏精神。
2020年8月初,石磊克服种种困难,带着组织的殷切期望和家人的牵挂,踏上了前往山南市的援藏征程。
巍峨的雪山、漫山的牛羊、美味的油茶、黝黑而淳朴的笑脸,这是我们心中藏区的模样。但是对于初上高原的石磊来说,却意味着高寒、缺氧、思念......在这里,走同样的路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在这里,做同样的工作需要更多的准备。一年的时间里,他不忘初心,挑战自我,始终奋战在医疗一线,用医者仁心抚慰、救治了一位位患者,开展山南首例穿支皮瓣手术及首例游离股前外皮瓣手术,将外科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带给当地人民,收到了患者的多面锦旗,得到了当地患者的一致认可。
援藏,“苦”是萦绕不断的。高原缺氧,再加上长时间的手术,石磊说,头晕是常发生的事,经常是一边给病人做手术,一边吸氧。除去自然环境的艰苦,更要接受辞别亲友、远离故乡的寂寞孤独。前段时间石磊的奶奶去世,但是他却远在几千里外,不能送老人家最后一程......因为高原失眠,他的夜晚经常因缺氧而难以入睡。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石磊说,以前山南是没有手外科的,很多创伤病,基本上没办法治疗,绝大部分都只有截肢。现在骨科从大外科里面独立出来了,不仅是手术量的提升,也多次完成了一些危重症的病人的抢救。虽然高原的条件艰苦,身体也会经常不适,但一想到能为援藏奉献力量,为藏族同胞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就感到一切都值了。
石磊说,一年里自己带了三个“徒弟”,现在他们已经掌握了手外科的一些基本技术,发挥医疗传帮带的作用,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让藏区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这是自己作为“组团式”援藏医生的使命。石磊表示,援藏是人生一份难得的宝贵经历,磨炼了个人意志,更是生命的一种升华,他将继续发扬援藏精神,把这种不畏艰难、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延续下去,为我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张军/文图 何斌/审核)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