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两年前第一次坐轮渡上岛的时候,内心也和这长江水一样奔腾澎湃,立志守护这一岛村民的健康,如今驻村结束了,我无愧乡村父老、无愧于我心。”结束两年百医驻村的汤泽如是说。
2019年7月,汤泽响应安徽省卫生健康委“百医驻村”专项行动,主动请缨,驻村于铜陵市枞阳县长沙乡长沙村。
长沙乡是个四周环长江、方圆8公里的江心洲,交通不便,出入都需要坐轮渡,饮用水是经沉淀后的长江水,岛上有不到一千余人,多数都是老人,当地卫生院医疗基础设施非常落后,医疗条件非常艰苦,常规检查项目与设备均无,老百姓看病基本上都去外地。
“卫生院六点就亮起的灯光让人安心”
汤泽驻村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入乡随俗,他了解到当地村民起早干农活,而干农活前会经过乡卫生院,为保障健康工作落到实处,他尊重当地村民的作息需求,将自己的坐诊时间改为早上六点,保证村民们能顺路进来量量血压、血糖,咨询他相关事宜。
两年来风雨无阻,长沙乡卫生院六点前灯火明亮,村民们纷纷说道,“卫生院六点就亮起的灯光让人安心”。等早上接诊完毕,汤泽八点半才可以吃早饭。吃完早饭,汤泽背起药箱,走访岛上每一户村民。为能更好的和村民们沟通病情,他竟能说得一口“改良版”方言,很快摸底了所在村六百余名村民的家庭住址和病谱情况。
汤泽正在走访患者家中
正是这样谦逊求实的态度,不到两周,“省城里来家问诊的汤医生”、“看病可认真的汤医生”、“一早就在乡卫生院的汤医生”等称呼一传十、十传百,全岛每家每户都知道了岛上来了一位汤泽医生。
“让省城的基础医疗服务在这里生根”
摸排结束后,全岛居民都与汤泽签订了家庭医生协议,大病小病、常见病、突发病,汤泽的手机都会第一时间响起。但汤泽明白光靠自己的医疗技术是不够的,“两年内一定要抓紧时间,让省城的基础医疗服务在这里生根,这就是我的使命。”
经过一段时间的病例累积,汤泽将乡卫生室的主要责任定位为,慢性病首选医疗机构。有了全部居民的健康情况信息,他轻松总结了一条慢性病患者的用药清单。为了方便慢性病患者每月拿药问题,特向医共体县医院申请将慢性病药品配置至乡卫生院,从此慢性病患者在家门口几百米的乡卫生院即可拿药,再也不需要每月长途跋涉前往县或者市里去排队挂号拿药了,这极大减轻了慢性病老人的就医负担。
作为副主任中医师,汤泽积极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很快在乡卫生院开展了中医特色诊疗项目,如针灸、推拿、拔罐、艾灸、三伏贴等,这些中医适宜技术也非常适合当地村民,解决了很多患者的长久病痛。
自2019年年底,乡卫生院安排一名助理医师对接“师带徒”工作。汤泽毫无保留、全力指导助理医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手把手传授常见病的问诊技巧、诊治方法以及中医特色诊疗技术。通过一年多的带与学,助理医师的诊疗水平较有了很大的提升,更掌握了一些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完全独立完成基本操作,逐渐收获了一批自己的“粉丝”。
图为汤泽正在带教徒弟
此外,汤泽协同乡卫生院及村医积极开展健康科普,致力于帮助当地群众建立健康生活理念。他非常巧妙的利用一年四季对应的慢性病发病特点开展科普,春天科普支气管炎等疾病,夏天科普关节炎等疾病,秋冬农活儿少了,他就抓紧开展一些大型教育讲座,科普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等常见病,平常更是严格要求患者每周定期到乡卫生院监测血压,对于行动不方便的村民,他主动骑车去家中随访监测。
驻村两年,汤泽共诊治患者约1万余人次,开展中医诊疗约5千余人次,急诊出诊28次,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共20次,多措施为患者减免费用20余万元,零医疗差错,零纠纷。
“他可真是身挑‘三副重担’的亲人医生”
2020年1月底,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所有医务工作者战斗到了疫情防控第一线。1月22日,汤泽正式接到防控指挥部的指令,配合指挥部做好防控工作。
时值春节,整整一年没怎么陪伴家人的他,却立刻将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从合肥接到所在驻村,踏踏实实地留在乡里,和当地乡民一起抗击疫情。大年三十,汤泽做了一桌子年夜饭,与家人、乡医院值班人员一起过了个难忘年。
疫情期间,为解决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就医困难的问题,汤泽每天挨家走访,一边宣传防疫知识,一边指导居家隔离和医学观察,一边在患者家开展医疗服务,村民们又心疼又亲切地赞叹,“他可真是身挑‘三副重担’的亲人医生”。
图为汤泽正在为外地返乡人员监测体温
图为汤泽疫情期间上门指导
在疫情最紧张的3月,70岁的汪停兰两次在家突发脑梗死,生命危急,汤泽均第一时间前往急救,并一路护送至医院,出院回家时,汪停兰半身不遂,卧床不起。汤泽每天奔波防疫事务和医疗服务,但依旧每天坚持午饭或晚饭后前往她家,坚持不懈对她进行心理疏导,指导她坚持康复训练,在合理用药及针灸康复治疗下,她重拾生活信心,从瘫痪在床,到下地站立,再到独立行走,最后恢复到生活完全自理,感激之情无法言表。听闻汤泽即将回肥,汪停兰拉着他的手,流着眼泪,一路将他送到轮渡上。
“他背着老人的背影真帅!”
图为汤泽转移老弱病残的灾民
还未缓口气,6月洪灾即至,长江水位迅速上涨,长沙乡作为江心洲,处于被浸淹、断水断电的危急时刻,7月9日,全乡要求被撤离。汤泽被安排在战斗第一线,配合乡、村干部开始转移灾民。他迅速制定好转运紧急应对方案,分批次将瘫痪在床的、病情较重的乡民全部安全转移至医院,直至深夜,汤泽仍不顾疲惫,陪同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全村,确保无人留下。转移途中,因水位太高,江船无法正常靠岸,离日常上船点有很长的距离,乡民们必须趟水上船,有些老人行动不便,只能暂时在岸边观望等待。看到一些老人无法上船,汤泽二话不说,带头号召在场的年轻人背起行动不便的老人们趟水上船。汤泽咬牙背着老人淌水的照片迅速走红,成为了一名“网红”,大家纷纷转发点赞,“他背着老人的背影真帅!”最后全部村民安全转移,汤泽全程参与,未出现一例健康安全事故。
图为汤泽在安置点进行灾后卫生宣教
扎根长沙乡两年,无论是平常日子还是逢年过节,无论是疫情还是洪水,作为医务工作者,汤泽都不忘初心,义不容辞的服从指挥,主动战斗到第一线,全力保障一方乡民的健康安全。
“即使离开了这里,但我一定会定期回来看望村民,离开这座岛,但这座岛,一直在我心里。”(余嶂溪/文 李卓/审核)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