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这哪里是医生,分明是亲人呀!”

发布时间:2020-12-14
浏览量:
字号: 字号 字号增大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他们说汤医生还有半年就要走了,一定要帮我们把他留下来。”12月10日面对记者采访,枞阳县长沙乡长沙村92岁高龄的胡农民用最直白的语言表达了自己朴素的愿望。


胡农民口中的汤医生叫汤泽,是我院肾病科医生,2019年7月我省启动健康脱贫“百医驻村”行动,汤泽作为选派医生来到了贫困村长沙村。“汤医生医术好还乐于担责、助人,村民们都叫他‘亲人医生’。”长沙村党总支书记汪炳春说,长沙乡只有3个行政村,汤泽虽然工作地点在长沙村卫生室,但外村村民同样喜欢找汤泽医生看病。

“我是在汤医生的帮助下才又站了起来。”离开轮椅,慢慢地向前迈出一步、两步、三步,长沙村村民汪停兰提及汤医生,感激之情溢于言表。1月28日汪停兰突发脑梗,经过医院救治后保住了性命却瘫痪在床。2月中旬出院后,汤泽医生每天早晚两次上门指导她进行康复训练。渐渐地,汪停兰从卧床到可以坐起来,从坐起来到可以站起来,如今已经可以慢慢行走并自理大小便。

“那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汤医生每天两次风雨无阻上门,非常有爱心和耐心。我当时就在想,这哪里是医生,分明是亲人呀。”汪停兰的丈夫姚忠和说,虽然现在情况改善了,但汤医生依然保持每周两次左右的上门走访,感谢之余更是感动。

去年开始驻村,今年初汤泽便遇到了疫情“大考”。“请全体村民注意,有发热咳嗽症状的立即联系我。”疫情期间,汤泽每天都会通过村里的大喇叭向村民们“喊话”。每天早晨6点起床为儿子烧好早饭、洗好衣服后,便开始起“医务室、村民家、劝返点”三点一线的“战线”上作战:上午到劝返点测量来往人员体温,下午走家串户为慢性病患者检查身体,晚上再回到医务室做好登记和准备第二天的医疗物资。

“汤泽的妻子也是医护人员,家中又有两个孩子,汤泽和妻子一个在枞阳、一个在合肥,各自带着孩子奋战在抗疫一线,真的令人钦佩。”长沙乡卫生院院长杨奎说,汤泽平时住在乡卫生院,大年三十晚上他还参与到了乡卫生院的值班工作中。

长沙乡是长江上的一个江心洲,四面环水,百姓进出靠轮渡。今年汛期江水水位猛涨,长沙乡2500余名百姓自7月9日开始向外转移,汤泽负责为转移群众提供必要的医护保障。7月10日,因江水水位太高,江船无法完全抵至岸边,转移群众必须趟水上船,这可难坏了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当时汤泽医生二话没说,背起老年人就走,这一幕感染了无数百姓。”长沙乡党委书记方习平说。

驻村虽然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但汤泽则用行动赢得了全体群众的高度评价,不但获评全省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还被推举为“铜陵好人”。

如今,汤泽依然继续每天在村卫生室为前来问诊的村民看病,走家串户上门开展病人回访或开展健康宣教,并开始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为村民们提供针灸、推拿、拔罐等服务。“通过驻村我发现基层群众有时大病前兆没注意、有时头疼胸闷挂号就诊没能找对科室,看病就医会走一些弯路。”汤泽说,自己驻村后进一步拓展了全科医学知识,希望能够以自己之所能为群众健康、为健康脱贫做更多的实事。(转自安徽日报)


  • 关注公众号

版权所有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   皖ICP备202405648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