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新形势下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自2016年6月6日起实施。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以全科(临床)医生为核心,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支撑,通过签约的方式,促使具备家庭医生条件的全科(临床)医生与签约家庭建立起一种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为签约家庭和个人提供安全、方便、有效、连续、经济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让居民享受到更为便捷、贴心、连续、综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为贯彻落实国家这一基本医疗改革政策,我院在杨永晖副院长的指导和安排下,老年病科与合肥市蜀山区五里墩街道服务中心合作,试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经过数周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团安村社区为我院筛选了一批重点人群率先签约,这批居民多为65周岁以上老年人。老年病科全体医生利用中午及晚上下班时间,深入到居民家中进行探访和服务,得到大多数居民的认可和欢迎。但是也遭遇了质疑的声音。例如:有的居民不敢让我们进门,把我们当成了推销员或者骗子;有的居民担心签约以后,影响他们在其他医院就诊;有的居民直接说出来签家庭医生的医生肯定是医术不好的医生,不然医术好的医生哪有时间搞家庭医生......。种种的质疑缘于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政策的不了解。我们作为医疗机构,主动要求配合团安村社区服务中心对居民进行家庭医生相关知识的宣传活动。
1月15日上午8:00开始,80岁高龄的省级名老中医曾广树主任,带领老年病科全体医生,参加了团安村社区在38所举办的“幸福小巷”迎新公益嘉年华活动。在现场,老年病科医生为居民发放健康处方与宣传单,并通过现场解说,向居民讲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优势。还为居民们现场免费测量血压、测血糖,提供慢性病咨询,现场吸引了许多居民;还有慕名曾老专家的中医疗效,前来就诊的老病号;更可喜的是出现已经签约的居民现身说法,增强了宣传效果。让更多的居民了解了家庭医生制度。虽已进入三九天,冷风袭人,但签约的居民络绎不绝,近百名居民享受了现场签约服务。
本次活动让小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的目的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政策与内容,重点突出签约服务便民、惠民、利民的特点。大力宣传家庭医生先进典型,增强职业荣誉感,营造全社会尊重、信任、支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良好氛围。争取将医院周边小区所有居民都纳入管理并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让他们得到更加便捷的健康咨询及医疗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主要是将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进行,而不是割裂开来进行,向签约服务对象及其家庭成员提供以健康管理为主要内容、个性化服务和预约诊疗服务为主要形式的服务:
(1)基本医疗服务:①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护理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②社区现场应急救护。③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医疗服务。④康复医疗服务。⑤中医药服务。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为签约家庭成员建立健康档案,每年对签约家庭进行一次家庭健康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健康指导计划,实施动态管理。在正常工作时间内为居民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特别是对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每年提供不少于1次的主动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
(3)其他:提供免费电话咨询,给予健康、预防、保健等方面指导。定期通过门诊、电话、上门等方式对服务对象及其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管理,为其制定健康生活措施和疾病治疗方案。对遇有疑难、急重症或受条件限制的病例,提供转往上级医院等其他适宜机构的绿色通道或建议。(供稿/老年病科 蒋平丽 编审/余多宝)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