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的中医特色疗法,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采用药物内服、外用等方法,通过补益阳气、温通经络、驱散寒邪等方法,起到治病求本、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三伏天”正值人体正气充足、脏腑功能及经络气血旺盛,是扶正祛邪的有力时机,选择此时治疗虚寒症,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冬病夏治法包括膏方内服、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艾灸等,其中穴位贴敷是应用最多的一种外治法,也称作“三伏贴”,即选用特定的中药研磨成粉,并加以姜汁、蜂蜜等调和后,在特定穴位上进行贴敷,借助中药对穴位以及经络的持续刺激,达到阴阳平衡、阴阳调和的目的,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或减轻,并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的防病能力。穴位贴敷经皮给药,临床效果显著,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无明显副作用,一直广受亚健康人群及许多慢性病患者的青睐。
哪些内分泌疾病适用于冬病夏治
1.糖尿病及其引起的多种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主要是由于其素体阴虚,五脏柔弱,复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导致肾阴亏虚,肺胃燥热;病延日久,阴损及阳,阴阳俱虚;阴虚燥热,耗灼津液使血液粘滞,血行不畅而成瘀;阴损及阳,阳虚寒凝,亦可导致瘀血内停。临床多表现神疲乏力、健忘失眠、腰膝酸软、视物昏花、畏寒肢冷、运动无力、手足麻木作痛、气短、自汗,夜尿增多等。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患者往往在冬季病情加重,在夏天由于气温增高,麻木肢冷疼痛等症状有所缓解,故趁疾病缓解之期,借着天人之阳盛之时,采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的药物对阴阳俱虚血瘀之体进行治疗,取同气相求之理,使体内精气充足,瘀血得化,抗病御寒能力大增,祛除体内宿疾,以达到冬季病情减轻、少发病甚至不发病的目的。
糖尿病肾病最容易在感染时加重,其中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最为突出。对于合并长期老慢支、哮喘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非常适合在“三伏天”冬病夏治,可以有效减少冬季呼吸道疾病概率,可以从侧面延缓肾病进展,有助于糖尿病肾病及肾虚患者改善乏力体虚、腰酸腿软、少尿浮肿、夜尿频多、小便欠利、小腹坠胀、大便干结、纳差恶心、骨节酸楚等症状。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最常见的是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会出现胃排空延迟、胃轻瘫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上腹痛等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顽固性腹泻或顽固性便秘,甚至大便失禁等情况。在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男女性都有可能出现性功能障碍。在心血管系统方面,发生自主神经病变时,患者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心慌、晕厥,部分患者会出现安静时心率加快,运动时心率不变的情况,甚至出现无痛性心肌梗死,甚至会引起心源性猝死。以上均可通过冬病夏治取得较好疗效。
2.甲减
甲减属于中医“虚劳”、“瘿病”、“气虚”、“阳虚”范畴,属于寒证、虚证。甲减患者常呈现阳虚气耗之象,如心气虚、心阳虚、脾气虚、脾阳虚、脾肾阳虚等,临床症见倦怠乏力、反应迟钝、畏寒少汗、皮肤苍白、毛发枯稀脱落、体重增加、水肿等。此时选取健脾益气、补脾阳、壮肾阳的中药组方进行相应穴位贴敷,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激发周身经气,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的作用。
3.骨质疏松、骨关节病
骨质疏松、骨关节病属于中医“骨痹”的范畴,常见证型中“风寒湿痹证”更适用于冬病夏治之法,针对关节怕冷的患者,冬病夏治可以鼓舞阳气、温阳散寒、壮骨透肌、破瘀散结、通痹止痛,适用于缓解因风寒、邪湿所致的颈、肩、腰、腿等关节疼痛及软组织扭挫伤等所致的疼痛、脊柱相关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关节炎、肩周炎、网球肘等骨关节疾病。
可以在网上和药店购买“三伏贴”自己操作吗
网购“三伏贴”产品需谨慎,且不说很多产品存在虚假和夸大宣传,有可能花了大价钱却买了“假药”。再者,冬病夏治膏药也并非包治百病,医讲究辨证论治,不同的组方配比,所对应的病症是不同的。另外,贴“三伏贴”需要找准穴位才能发挥最大功效,正规医院的医护人员都要经过多次培训才能上岗,普通老百姓很难找对穴位。同时,正规医院会严格筛选“三伏贴”的适宜人群和禁忌人群,也会跟患者强调很多注意事项,决不是“一撕一贴”这么简单的,建议大家不要盲目图便宜、图省事。开始进行冬病夏治的病友,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也不能擅自停用原先的治疗药。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注意事项
1.敷贴治疗前后不要剧烈运动,避免出汗,尽量避免电扇、空调直吹。
2.治疗后2小时内不可洗澡,治疗当天不宜游泳。
3.治疗期间应清淡饮食,忌食生冷寒凉、辛辣发物、肥甘厚腻等,以免诱发过敏反应及降低疗效。
4.由于个体差异,部分患者敷贴后局部皮肤会出现潮红、轻度刺痛、瘙痒等,此属正常现象,一般不必特殊处理,但忌抓挠或沐浴揉搓,以免皮肤破损感染,待局部症状消失1-2天后再进行下一次敷贴治疗。
5.过敏性皮肤或瘢痕皮肤患者,敷药后若有灼热疼痛感应立即取下药饼;若敷贴局部皮肤出现红疹甚至水疱,建议暂停敷贴治疗,必要时及时就医。
6.若敷贴疗程期间发生急症,如哮喘发作、高烧、急性肠胃炎、感冒等情况,应及时门急诊就诊,并调整敷贴时间。
7.孕妇、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恶性肿瘤患者、强过敏体质者、患有感染性疾病及热症患者等,不宜进行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治疗时间
第一次治疗:6月21日(夏至)
第二次治疗:7月11日(初伏)
第三次治疗:7月21日(中伏)
第四次治疗:7月31日(中伏加强)
第五次治疗:8月10日(末伏)
冬病夏治预约流程
内分泌科门诊就诊,咨询、体质辨识、预约
↓
收费处实名建卡、缴费
↓
门诊医生登记扣费,并领取冬病夏治治疗卡
↓
凭治疗卡按预约日期至康复中心三楼治疗
(盛晟/文 江鹏/审核)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