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9日是第18个“世界卒中日”,今年宣传主题和口号是,卒中:重在预防,今天就让我们聊聊关于中风的那些事吧!
如果你经常
熬夜工作,失眠数羊
啤酒烧烤,夜宵难挡
大鱼大肉体重Duang Duang
血压、血糖、血脂up up↑”
那你要当心中风这个大怪兽喽
在你脆弱之时,一招让你投降
1、到底什么是中风?
中风就是我们西医上所说的脑卒中。由于这个病来势较快,病势凶险,变化多端,犹如自然界的风一样“善行数变”,所以中医把这类病称为“中风”。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型。
2、中风有什么危害?
脑卒中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后果严重,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
3、中风的危险因素
不可干预因素:比如年龄、性别、遗传因素。
可干预危险因素:就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控制的,包括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吸烟、饮酒、运动少等,所以平时对于可干预危险因素的积极有效控制是降低脑卒中发生的关键。
4、中风有什么中医防治方法呢?
畅情志
中医叫肝气畅百病防,肝气堵百病生,情志的变化,既可以改变人的行为活动方式,又可以改变人的脏腑机能状态,从而导致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如长期性格暴躁,“怒则气上”,使血压波动升高;“思则气结”,使机体免疫功能紊乱,都易诱发中风。平时应调精神情志,忌过分激动如愤怒、焦虑、兴奋、大恐等。
慎起居
顺应四季气候变化,调整生活起居。“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身心过度疲劳。
调饮食
合理饮食,首先要戒烟酒,以清淡饮食为原则,忌肥甘厚腻之品,不过饱过饥,不暴饮暴食,饮食有节。
控血压
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与血压升高关系密切,血压越高,脑卒中风险越高。
控制血压小妙招
穴位按摩风池、曲池、百会、太冲等穴位,每日1~2次,每次10分钟;
耳穴贴压神门、肝、肾、交感、皮质下等穴。每隔3~5天更换1次,每次1耳,双耳交替。
防便秘
大便燥结排便用力,不但腹压升高,血压和颅内压也同时上升,极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诱发中风。平时应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多食富含粗纤维的食物。
防便秘小妙招
中医耳穴贴压大肠、直肠、三焦、脾、皮质下、小肠、肺等穴位,每隔3~5天一次每次1耳,双耳交替。
脐周按摩法:按摩中脘、天枢、大横穴按揉1分钟/穴;沿结肠方向顺时针方向按摩;早晚各每次10分钟。
穴位贴敷法:选用大黄、芒硝用蜂蜜调制成中药丸贴敷于神阙穴,有效缓解便秘症状。
适运动
适宜运动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和其血脉,以畅郁积”。传统保健中“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等有益身心。
5、遇到中风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早发现早诊断。快速正确识别,牢记“中风120口诀”,时间就是生命,及时送治就医,挽救生命,尽可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卒中急救、争分夺秒,请大家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卒中地图”,中国卒中急救地图致力实现三个小时急救时间窗:发病到呼救不超过一小时、院前转运不超过一小时、入院到给药不超过一小时,为患者保驾护航。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生命和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从我做起,主动预防,避免卒中的发生,就是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做出的重要贡献,让我们早防早治,不等中风来。(图文/陈艳 审核/王晓云)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