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退后,所有人真的都安全了吗?其实一场更可怕的战斗才刚刚打响。俗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洪水过后首先最需要警惕的就是传染病的爆发。洪水过境,所带来的大量粪便、垃圾以及腐败的动物尸体会大面积散播细菌病毒,肮脏的积水还会使蚊虫大量滋生,导致疟疾、登革热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概率大大增加,同时使用受过污染的饮食和水源也会加大感染细菌性痢疾、伤寒、霍乱等肠道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因此,洪水过后的防疫工作也是重中之重。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关于洪水过后,家用卫生消毒、防疫、防病的一些实用措施:
(一)室内环境消毒
(如果积水进入室内,应在彻底清污、用清水冲刷清洁后进行消毒。)
1.地面、墙壁可用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消毒,墙壁喷洒须超过水浸线。
2.家具内外表面可用有效氯500~1000mg/L的消毒液擦拭表面消毒或移至室外晾晒。
3.餐具如被积水污染,需将餐具清洗干净后,首选煮沸消毒10~15分钟。
4.衣物、床品等可清洗后阳光暴晒4小时以上。
5.室内空气可用燃烧的艾叶、苍术烟熏进行消毒净化。
(二)生活用水消毒
1.装水器具要保持干净,并经常倒空清洗消毒。
2.对临时饮用的井水、河水、湖水、塘水等,要用饮用水消毒剂进行消毒,混浊度大、污染严重的水,须先加明矾澄清后再消毒。
3.自来水水管或水龙头被污染后可用含氯消毒剂冲洗消毒管路内壁或擦拭消毒外表面。
(三)动物尸体及垃圾的消毒处理
1.动物尸体要及时消毒处理,可用1斤(500g)漂白粉加入10斤水中配成溶液,对动物进行尸体喷洒湿润,30分钟后填埋。
2.垃圾再集中处理前应先进行消毒,可用1斤(500g)漂白粉加入50斤水中配成溶液进行喷洒湿润,30分钟后清除。
(四)控制病媒生物传播
1.及时清理住宅区周围的积水、淤泥、垃圾等容易滋生和寄居蚊虫鼠类的地方,做好“三防”,即防蚊、防蝇、防鼠,可使用杀虫气雾剂、灭鼠药等,同时要做好人畜隔离。
2.可安装纱窗、纱门、蚊帐等防蚊蝇设施,家用蚊帐可浸泡防蚊药物。
(五)个人消毒防护
1.涉水人员离开积水后要尽快用流动水加皂液洗净脚、腿,手等接触积水部位,有破损伤口及时用碘伏消毒。
2.本身有足癣等真菌感染的可涂擦药物进行预防,防止病情加重。
在全民抗洪救灾的过程中,由于环境、食物、饮用水被污染,会导致一系列相关疾病的发生,如何在物资匮乏,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有效预防这些疾病呢?中医为您献上简易方便的好办法。
(一)如何预防消化道疾病?
1.饮用干净水、开水,食物要加热煮熟后再食用。
2.生活中可适量食用生蒜,可以起到杀菌、解毒、止痢的作用。
(二)涉水淋雨后如何预防感冒?
1.注意保暖,及时擦干身上的水分,换掉湿衣物,穿上保暖的衣服。
2.可用生姜、葱白、大蒜熬水,放温后饮用,可以驱寒、保暖、预防感冒,勿饮凉水、生水。
(三)如何预防皮肤感染和湿疹?
暴雨积水中有大量的细菌、病菌,长时间浸泡其中可能会引发-一些皮肤病,如湿疹、足藓等。那居民在泡水、涉水后应该如何清洁和消毒?
1.用花椒、蒲公英、马齿苋等煮水,放温后清洗皮肤和局部,可预防湿疹及局部皮肤感染。
2.因脚气感染出现红肿、热痛的时候,可以将大蒜捣成汁外敷,时间不可过长。
(四)洪涝灾害后,身体出现哪些症状需要重视并及时就医?
1.突然发烧。无论是受凉、感冒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一旦出现发热情况,应当重视并及时到救灾的医疗点就诊,不要在家吃药扛着。
2.不明原因的腹泻。腹泻是消化道传染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尤其是老年人、孕妇和儿童,一旦出现这种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3.身上出现不明原因的皮疹甚至有出血的血斑。这种情况下,即使没有明显不舒服的症状,也要及时就诊,请医生进行鉴别诊断,是不是有新的传染病发生。
4.头痛、呕吐。以发热为主,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是应及时就诊,进行相关疾病的诊断与鉴别。
灾后重建很重要,消毒防疫不可少!希望全民提高警惕,做好安全防护。 (阮金燕/图文 护理部/审核)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