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喜报!医院入选省级中医“治未病”中心建设项目

发布时间:2025-01-03 来源:OA
浏览量:
字号: 字号 字号增大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近日,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公示了省级中医“治未病”中心建设项目名单,经过专家评审,医院荣幸入选这一重要建设项目。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医院在中医“治未病”领域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医院在中医传承与创新方面努力的认可。


医院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中医“治未病”工作,致力于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中的独特作用。科室拥有一支由资深中医专家和优秀医疗团队组成的专业队伍,秉承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预防理念,结合现代健康管理技术,为广大群众提供全面、个性化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何谓“治未病”?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明确提出:“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可见于此,其强调的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认为在疾病未发生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远胜于病发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四层含义:

1.未病先防:即在疾病尚未发生之前,采取各种措施积极预防,避免疾病的发生。这包括顺应自然规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等;同时注重精神调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的精神压力和不良情绪。此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适合的养生方法,如艾灸、拔罐、推拿等传统中医疗法,以及食疗、药膳等。

2.有病早治:即在刚发现疾病苗头时不要让其加重,并及时进行治疗,斩断疾病传播途径,以减少伤害。

3.既病防变:即当疾病已经发生后,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和传变。例如,中医在治疗肝病的同时,会注重调理脾胃,因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通过调理脾胃,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防止肝病传变到脾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瘥后防复:即疾病痊愈后,要注意调养身体,防止疾病的复发。患者在疾病初愈时,身体较为虚弱,需要合理的饮食调理和适当的康复锻炼来帮助恢复,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心肺功能,预防疾病的复发。同时,患者还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治未病”适用人群:

身体健康、无异常指征,需保持最佳状态者;

体质偏颇、有疾病易患倾向者;

自觉症状明显、但理化指标无异常者;

理化检查指标处于临界值、但尚未达到疾病诊断标准者;

慢性疾病稳定期需延缓发展、预防并发症者;

病已痊愈,但需预防复发者;

大病初愈、大手术后身体虚弱,需进一步调养康复者;

育龄妇女(孕前调理)、男性(育前保健)、老年人(延年益寿)等关注健康的特殊人群。

科室介绍:

我院治未病中心设置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辨识评估区、健康咨询与指导区、健康干预区域及健康宣教区等四个功能区;拥有中医体质辨识系统、中医四诊仪、中医经络检测仪、红外热像仪、心理CT系统等先进的中医健康状态辨识评估设备以及多种中医健康干预设备;整合中医护理门诊、中医心理门诊、康复中心中医传统治疗区、全院中医专家与中医护理资源;开展针刺、推拿、督灸、刮痧、拔罐、贴敷、药浴、熏蒸、膏方、药膳等中医适宜技术;开具中医健康管理宣教处方,举办以“治未病”为主题的现场咨询、健康讲座、报纸杂志宣传、网络平台宣传等活动。

近年来,我院不断加强中医“治未病”科室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入选省级中医“治未病”中心建设项目名单,将为我院进一步推动中医“治未病”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也将为我院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未来,我院将严格按照省级中医“治未病”中心建设项目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医“治未病”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同时,我院还将积极推广中医“治未病”理念和方法,为更多人群提供优质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最后,再次祝贺我院荣登省级中医“治未病”中心建设项目名单!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书写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史玉虎/文   胡谦/审核)


  • 关注公众号

版权所有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   皖ICP备202405648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