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糖”先治“脾”】《新安晚报》报道我院李仁柱教授

发布时间:2012-07-06 来源:中西医结合医院
浏览量:
字号: 字号 字号增大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治“糖”即指治疗“糖尿病”,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2011年,在中国已有超过9700万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占到总人口的9.3%,糖尿病患者如此之多,治疗糖尿病方法也较多,但疗效均欠佳,西方发达国家也束手无策。而安徽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西医结合专家李仁柱教授,从医近40年,在临床治疗上千例糖尿病患者,总结提出了治“糖”先治“脾”理论,在临床上取得显著疗效。

李主任认为,脾居中州承上启下,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肌肉、主四肢、主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东垣十书》所说:“脾气不足,则津液不能升,故口渴多饮。”脾气亏虚,阴虚燥热在消渴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诸多症状的发生都与此有关,而脾虚为其核心,为消渴病的关键病机。脾胃气虚为本,阴虚燥热为标为消渴病的基本病机。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多以健脾养胃、滋阴清热为治疗消渴病的基本大法;在消渴病的生活干预方面主张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等都充分说明从脾论治糖尿病的基本原理。

李仁柱主任,现为安徽省名老中医,安徽省仅有五位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之一,安徽省中医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络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会常务委员,蚌埠市名中医,原蚌埠市中医糖尿病协作组组长、蚌埠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蚌埠医学院教授。

李教授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专业所长,一直致力于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各种疾病,在多年的临床积累中,科学巧妙的将中医养生保健、药物干预、中医体质学说集于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三位一体诊疗方法,主攻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老年病、心脑血管疾病,在慢性肾病、慢性结肠炎、眩晕综合征、心肌炎、心侓失常、失眠、更年期综合征等慢性难治性病症的治疗也卓有成效,并具有抢救危急重症的能力。

目前,李教授每周一上午、周四上午坐诊安徽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东区门诊及安徽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西区的李仁柱中西医结合科名老中医工作室,其他时间均在中西医结合内科病房。作为学科带头人,他勤勤恳恳,带帮传教,在教授与医治中,始终发扬中西医结合手法的优势与特色。李教授常与青年医师们笑谈:“中医擅长‘辩证施治’,西医擅长‘辨病治疗’,当今治医之道可将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刚柔相济,融会贯通,持之用之恒之扬之。”

  • 关注公众号

版权所有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   皖ICP备202405648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