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腰疼问题去看医生时
经常得到这样的建议
睡“硬板床”!
很多人回家后立刻“乖乖地”撤掉了床垫
在硬板上铺一层薄薄的床单就睡了
结果,一段时间下来
症状没有缓解
反而更严重了!
医生介绍:睡硬板床并不是说直接睡硬板上,而是在床板上垫3-5厘米的软垫,即上面比较柔软而下面是硬木板的床,这样才符合人体脊椎的正常曲线。才能更有效的保护脊椎。
出现腰疼医生为什么建议睡“硬板床”,床垫太软太硬都不合适
脊柱是人体的“大梁”,在外伤或长期劳累等因素下,椎体变形及椎间盘髓核突破纤维环向后移位,压迫神经根引起腰腿疼痛、麻木,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
人体正常脊椎生理结构从侧面看呈一个S形的生理弯曲,如果睡太硬的板床,不能配合人体脊椎的正常曲线,腰部得不到支撑,时间长了还容易造成劳损,加重腰酸背痛等症状。
医生介绍:过硬的床对身体突起骨头、关节还有一定的影响。睡在过硬的床上,只有头、背、臀、脚跟几个点来承受压强,脊柱会处于僵挺紧张状态,需要腰背肌肉来支撑,睡眠时达不到应该有的放松效果。
过于柔软的床,人躺在上面会使脊柱呈弯曲状态,短期会感到腰酸背痛。长期这样,还会造成身体中段下陷,身体上部肌肉松弛,下部肌肉被拉紧,容易造成腰肌和骨质劳损,甚至引发脊椎弯曲或扭曲。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如果长时间睡软床,会影响其脊柱的发育,导致驼背、脊柱弯曲变形!
那么对普通人来说,在选择床垫时,选什么样的呢?
01软硬度记住3:1
记住一个原则:床垫不能硬到不变形,也不能软到变形太大。选床垫时不妨按照3∶1的原则进行,3厘米厚的床垫,手压下陷下去1厘米合适;10厘米厚的床垫也一样,稍微陷下去3厘米软硬较适中。
02贴和度 :平躺用手测
合适的床垫能使脊椎保持自然的伸展度,与肩、腰、臀完全贴合,不留空隙。
教你一个方法:平躺在床垫上,手向颈部、腰部和臀下到大腿之间这三处明显弯曲的地方往里平伸,看有没有空隙;再向一侧翻个身,用同样的方法试一试身体曲线凹陷部位和床垫之间有没有间隙。若手能轻易在缝隙中穿插,即表示床太硬。若手掌紧贴缝隙,就证明这个床垫与人在睡眠时颈、背、腰、臀和腿的自然曲线贴切吻合。
此外,不同的人群可根据实际情况挑选适宜的床垫,而且床垫用久了也得更换。像现在用得较多的弹簧床垫,如果时间久了,弹簧失去弹性,承托力就会受到影响,再接着用下去,不利于维持人体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一般来说,8-10年的床垫弹簧已进入衰退期,再好的床垫,15年也该“退休”了。
如果出现腰疼、腿麻、活动受限,请及时就医。
我院针灸康复科电话:62736517
针灸康复科科室简介
针灸康复科为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十三五”重点专科。科室设有床位47张,集针灸、推拿、理疗、康复于一体,拥有合理的专业技术人员梯队,现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3人,医师5人,治疗师10人,其中硕士生导师4人,硕士4人,从事日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科室拥有多种中医特色疗法及康复疗法。
中医特色疗法:针刺、艾灸、针刀、脑针、蜂针、整脊、铺灸、点穴、拔罐、穴位注射、穴位埋豆、推拿、运动疗法、物理治疗、穴位贴敷、埋线、药物熏蒸、刮痧等。
康复疗法:运动疗法、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理疗、肉毒素及疼痛注射技术等。
科室在瘫证(中风偏瘫、面瘫、脑血管疾病、颅脑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等)、痛证(伤科“四痛”(颈、肩、腰、腿痛)、面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头痛、骶髂关节错位、退行性骨关节炎等)、肺系疾病(哮喘、慢支)、耳鸣耳聋、失眠、眩晕、慢性疲劳综合症、单纯性肥胖、周身怕冷、产后身痛等各种杂病方面均取得一定成效。
此外,针刀、蜂针、脑针治疗方法疗效突出且治疗范围较广,其中,针刀配合手法整复主要治疗脊柱相关疾病;蜂针主要治疗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免疫力低下、过敏性鼻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各种免疫系统疾病;脑针治疗脑瘫、偏瘫、截瘫、皮肤病、哮喘、心脏病等多种内科疑难病。
科室人员简介
肖洪波, 男,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中心主任、干部针灸康复科主任,我院针灸康复科科主任,兼传统疗法中心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中医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物理学与康复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安徽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推拿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安徽省委保健委员会保健会诊专家。
1991年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系推拿专业毕业,一直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擅长运用中医外治法、针灸、推拿、康复理疗等手段,治疗多种急慢性疾病,尤其对运动系统的疾病, 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急慢性颈肩腰腿痛相关病症;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疾病、面瘫、头痛等,有较丰富的临床综合治疗经验。
王从振,男,针灸学、推拿学双硕士,副主任医师,针灸康复科副主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国医大师李业甫学术继承人,宫氏脑针学术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针药结合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常委,安徽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常委,安徽省社区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中医药学会针灸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运用针刺、针刀、推拿、灸法、脑针、整脊、牵引、药物熏疗、浮针、康复功能训练为手段,中西医结合为优势,治疗各种类型的颈椎病,颈源性眩晕、颈源性头痛、失眠、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强直性脊柱炎,跟骨痛,膝骨性关节炎,肩周炎,脊柱小关节紊乱症及各种劳损性疾患,外伤性截瘫,脑中风恢复期功能康复,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神经性疼痛疾病,面肌痉挛,银屑病,月子病等疑难杂症。
坐诊时间:每周五、周日上午
唐友斌,男,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副主任,中国针灸协会针药结合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康复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委员,合肥市劳动局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专家,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人,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数项,获省级科技成果一项,专利一项,一直从事于针灸、康复、推拿、临床及教学工作。擅长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偏瘫,面瘫,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眩晕,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三叉神经痛,产后身痛,慢性盆腔炎,慢性胃炎。尤擅小针刀疗法治疗各类软组织疼痛及督脉铺灸治疗周身怕冷,产后身痛。
坐诊时间:每周二、周四上午
坐诊地点:一号住院楼四楼针灸康复科
陈瑞全,男,运动医学与理疗学硕士,主治医师,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康复专业,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物理学与康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体育科学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安徽省全科医师协会康复医学分会理事,主要从事工作:中西医结合治疗偏瘫,截瘫,骨折后功能障碍,颈肩腰腿痛,超声引导下肉毒素的注射和疼痛注射。
坐诊时间:每周一下午
关注公众号